新学期开学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引导工作规律,针对师生时下关注热点、存在思想困惑和实际需求,以提振信心、凝聚人心、汇聚合力为目标引领,坚持知信行统一,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精细谋划、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开展系列学生工作,切实加强教育引导、服务保障力度,打好助力学生成长发展的“组合拳”。加强思想引领,坚定理想信念。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联学联讲活动,鼓励学生....
王韶兴教授《光明日报》刊文:牢牢把握总要求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4月6日上午,济南市政协副主席、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长毕莜奇,市政协秘书长、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倪志纯,市政协研究室副主任张伟超,市政协研究室理论研究处处长魏鑫等一行四人来我院进行调研座谈。学院院长张士海教授、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蒯正明教授与教师代表参加座谈。张士海对济南市政协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发展....
2023年3月31日,山东大学政党政治创新团队建设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政党政治”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2022-2025)第二次推进会在青岛成功举行。来自中联部《当代世界》杂志社、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师范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的数十名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山东大学世界政党研究中心主任王韶兴教授主持。首先,王韶兴教授介绍了会议背景,并从理论研究、学科建设、比较....
为推动学术交流、开阔师生学术视野,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山东大学世界政党研究中心共同开设打造仿吾大讲堂之“国际声”系列学术讲座。首场活动邀请美国俄勒冈大学社会学教授、《每月评论》期刊主编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作题为“东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李约瑟与非欧洲中心视角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学术讲座。山东大学世界政党研究中心主任王韶兴教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教授出席活动。讲座由山东大学马克思....
2023年3月21日,土耳其社会主义研究会Cem Kizilcec和Mehmet Yücel应邀来学院访问。上午,两位学者参观了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体验馆,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马晓琳、副院长张路园陪同。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他们表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此次参观,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下午,两位学者与我院教师与学生代表开展了座谈交流。座谈会由副院长张路园主持,副院长郑敬斌、马明冲参加座谈。郑敬斌对两位学者...
3月17日下午,由山东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主办、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党支部承办的主题教学研讨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中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山东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骨干教师张延平老师担任主讲人,从课标看课程结构、从模块看课程内容、从课堂看教学方式、从素养看教学张力等四方面展开,深入讲解了高中政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
2023年3月18日,马工程教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调研会在济南举行。此次会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教材编写组专家、高教社相关人员13人及来自山东省内19所高校的一线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首席专家顾海良教授主持调研会。他指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高校思政课教材中充分体现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和新....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AMI 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由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成功入选AMI核心集刊。自2014年起,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每四年开展一次期刊评价工作。2022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院开展第三轮期刊评价,依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刊物的获奖情况、同行评议、价值导向、制....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2023年版教材的修订要点和学习要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各课程教研室举办一校三地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3月9日下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一校三地首次集体备课会活动。备课会分为说课和点评环节,说课内容为教材导论部分,由张路园、李谷悦两位教师担任主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