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11日,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政治学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济南举行。本次大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大会由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主办,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大学世界政党研究中心承办。来自省内十余所高校、研究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大会。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教授包心鉴作题为“当代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蕴涵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逻辑”的主题发言。他指出,改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范畴,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常态。当代中国持续4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既成功避免走封闭僵化老路所带来的困境、又成功避免走改旗易帜邪路所带来的陷阱,一个根本性因素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实践相结合,本质性地蕴涵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逻辑和真理力量。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的社会,改革既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形态,又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代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为主体和中心的现代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支撑和动力的现代化。融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逻辑与中国改革实践为一体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光明前景。

山东大学世界政党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王韶兴教授主持主题发言环节,他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全面深化改革蓝图,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发展及基本原理,探讨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议题,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围绕大会主题及相关议题,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杨鲁慧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作为”,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方雷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维度”,曲阜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安增教授围绕“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继文教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原理性贡献”,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述森教授围绕“对外战略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中俄两国的比较分析”,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所长蒋锐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洪朝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平台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迪亮教授围绕“农村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三重角色”,山东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主任韩冰研究员围绕“改革总目标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山东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冯锋研究员围绕“关于思政课教学中西道路比较的一点思考”,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友田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因密码与本质要求——基于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视角”,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杨立志教授围绕“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构建”,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常春教授围绕“治国必先治党的政治逻辑”,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弓联兵教授围绕“政党主导型现代化的政治逻辑与推进路径”作主题发言。
此外,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燕芳敏、中共党史教研部刘树燕教授,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邹焕梅教授,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韩慧教授,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孟宪艮教授,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科研部马树颜副教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何淼、博士研究生杨修文也相继围绕大会议题发表学术观点。
青岛市委统战部原副部长、一级巡视员王振海教授,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胜教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董沐夕分别主持并点评相关发言。

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传鹤教授作会议总结,她肯定了会议研讨的理论深度、学术厚度和研究高度,赞扬了学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倡导未来应继续加强老中青梯队结合,充分发挥理论创新对全面深化改革及中国式现代化的驱动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