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吾·学术沙龙第1期举行

发布时间:2025-01-21 作者:点击次数:

1月1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仿吾·学术沙龙第1期,聚焦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经验进行交流。活动由副院长董沐夕主持,济南、威海、青岛三地共有50余位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与。

蒯正明老师以“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几点思考”为题,结合自身的立项经验,针对国家社科基金的选题思路和文本撰写两大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就选题而言,他总结了范围适中、有学理基础、有研究基础、有时代感、查询国社科基金数据库等5个要点,并通过实例分析,呈现了科学有效的选题方法。随后,他从研究问题的价值凸显、研究内容的逻辑把握、文本撰写的详略布局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他表示,选题应具备相对于已有研究特别是国家社科基金同类项目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同时需注重建构扎实且契合主题的理论基础,确保申报书的撰写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层层递进、步步剖析问题,最终实现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的研究目标。

段光鹏老师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的准备工作与注意事项”为题,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申报条件、课题指南、前期准备、申报书撰写四个方面进行了立项经验分享,他指出,要通过项目申报、论文发表、著作撰写三融合找准学术研究的突破点。他谈到,申报者可以根据前期成果或研究热点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进行选题,认识上要做好坚持问题导向的准备,理论上要做好聚焦核心概念形成系列研究成果的准备,方法上要做好申报与科研并举的准备。他特别强调,申报书应能够全面深入地把握选题相关成果,做到有思想、有观点、有成果。

在自由交流环节,张晋铭、陈洁、郑志康、刘清云、张晓周老师也分享了各自的项目申报经历和心路历程,为其他教师提供了重要参考,活动现场积极踊跃,氛围浓厚,点燃了教师的申报热情。

最后,董沐夕进行活动总结,她高度赞扬了各位老师的精彩分享,充分肯定了此次沙龙对学院科研氛围营造和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同时,她对2025年度科研项目申报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鼓励学院教师积极参与申报。她表示,学院将全力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助力教师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力争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