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浓厚学术深造氛围,助力硕士研究生做好考博规划与准备,促进朋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月15日晚成功举办“‘职’引未来”第二十三期线上考博经验分享会。本次活动特邀6位升学读博的优秀校友担任主讲嘉宾,学院百余名学生参会。
韩记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从院校特色、考试流程与备考策略三方面展开:强调中央党校兼具学术深度与导师精细指导的优势,建议考生提前与导师建立联系,并立足个人实际制定科学备考方案。

李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系统解析前期准备、笔试面试要点及心态调整:建议尽早攻克英语四六级并积累学术成果,详细拆解南大专业课笔试(A/B卷)对基础理论、前沿热点及导师研究的考查重点,强调提升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翻译能力与专业英语表达,同时以“努力与机遇并存”激励同学们保持积极心态。

栾雨洁(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围绕院校录取机制、时间规划、材料准备与复试内容进行分享:指出同济大学采用材料审核(40%)与复试(60%)的加权评分体系,提醒考生注重科研计划书、硕士论文等核心材料的学术规范性,并建议通过研读导师论文精准把握研究方向。

邵暄茹(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以“考博持久战”为主题规划阶段性任务:研一夯实经典阅读与论文写作基础,研二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并启动导师联络,研三聚焦核心文献与考情动态,结合时事热点与学科前沿完善应试策略。

王洁(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聚焦招生政策动态与应试技巧:分析近年招生简章调整趋势及考核广度扩展现象,强调科研计划书与原创论文的竞争力,并以英语真题为例,建议强化基础、拓宽复习覆盖面,同时注重面试答题的条理性。

徐林芳(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从决策逻辑、院校选择到备考策略全面阐释:提出“目标导向、系统规划”理念,强调论文质量、专业积淀与英语能力的协同提升,鼓励考生密切关注招考信息,以“披星戴月终见繁花”寄语同学们坚定信念。

本次分享会通过多维度解析考博策略,为有志攻读博士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备考指导。参会学生纷纷表示对考博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收获了宝贵的备考技巧和心态调整方法。学院将持续搭建此类交流平台,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规划未来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