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天山情·青马行”云端数字支教团队第三期开讲

发布时间:2025-08-04 作者:点击次数:

近日,喀什地区乃则尔巴格镇花园小学的云端课堂被来自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三期“天山情·青马行”云端数字支教项目的温暖手势点亮。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温丽文、张欣然与跨越千里之外的新疆师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内核,开启暑期教育帮扶新征程。

一、云端架桥,教育无距启新程

启动仪式上,项目负责人温丽文以“数字支教,让教育没有距离”为主题,深情回顾前两期成果,屏幕内外师生之间的热情互动,为这场特殊的线上相聚注入了蓬勃朝气,也为后续课程奠定了积极基调。

启动仪式在小朋友们的笑声中圆满落幕。屏幕两端,志愿者与屏幕另一端的维吾尔族的学生们以手势拼出“石榴籽”造型,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情厚谊。正如乃则尔巴格镇花园小学德育校长周冬运校长所说的一样:“云端支教的每一堂课,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图 1

二、解码“Community”,语言课堂融真情

首堂主题课《Community的秘密——单词里的团结密码》随即展开。主讲人张欣然以“Community(共同体)”为钥匙,通过词根拆解、文化故事串联,引导学生从英语词汇“Community”溯游至汉字“众”,最终触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课堂化身文化交融的万花筒,当地教师由衷赞叹:“孩子们在字母间读懂了团结的力量,这样的课堂直抵心灵!”

启动仪式在孩子们清澈的笑声中落幕。屏幕两端,紧贴的手势共同拼出饱满的“石榴籽”,无声诉说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隽永情谊。

“云端支教的每一课,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课堂!”乃则尔巴格镇花园小学校长的感言,为这场跨越山河的数字教育实践写下有力注脚。青年力量正借由数字之翼,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天山学子的心田深处。

图 2

三、党旗领航云端路,数字育才天山情

为更好发挥项目实效,“天山情,青马行”云端数字支教第三期创新构建“党建+支教”融合模式,以队长所在山东大学十佳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习习会”党支部为引领,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本科生团支部为储备力量,本期项目首次实现党建引领与教学实践同频共振的创新模式,党员教师与非党员志愿者结成“红青对子”,指导教案设计融入思政元素,深化党建引领数字支教品牌,把云端课堂建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场。

图 3

图 4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山东大学“青马”学子以数字技术为翼,再次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天山脚下。这既是一场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跨越山河的心灵对话,为民族地区孩子的梦想插上翅膀,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写下温暖而坚实的青春注脚。云端桥梁之上,党旗所指,青年所向,山大青马学子在云端支教实践中铭记“国之大者”,这条数字天路正成为新时代青年践行初心的红色征途!”

图 5

图 6

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