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抗联薪火·东北寻踪”实践团于7月31日至8月6日奔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开展实地学习实践。
实践团首站抵达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成员们通过大量实物、档案和图片,深入了解了日军进行细菌战研究和人体实验的骇人罪行,深刻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与国家强军兴军的重要性。随后,团队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这里记载着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抗日英烈的光辉事迹。馆内复原的刑讯室、牢房等场景,传递出先烈们在极端环境下所展现出的坚定信仰和民族大义。

在吉林省长春市,实践团走进东北沦陷史陈列馆。“艰苦卓绝14年”的主线展览,通过日军的凯旋纪念漆盘、病理切片机等罪证实物,以及声光电技术还原的历史场景,揭露了日军侵华的野心与暴行。馆内展陈的东北抗联旗帜、杨靖宇将军的棉衣、赵尚志使用的步枪等文物,诉说着抗联将士们的坚韧与壮志。成员们在英烈画像前驻足沉思,感佩于“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信念所凝聚的强大力量。团队还参观了吉林省博物院“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陈列”,通过馆内相关历史脉络梳理和密营场景还原,感受吉林人民从五四运动到解放战争期间的不屈抗争精神,特别是抗联战士在严寒环境中与日寇殊死搏斗的艰辛历程。

实践团最后一站来到辽宁省沈阳市和本溪市。在沈阳北大营旧址——标志着“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地点,成员们了解到这段民族屈辱的开端,更深刻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联英勇开展游击战争所发出的民族最强音和展现的不屈精神。在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团队系统学习了东北抗联的组建及战斗历程。馆内丰富的史料和展品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此次东北红色寻踪之旅对于实践团成员而言,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课。成员们纷纷表示,将自觉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投身报国实践,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文|丁宁
图|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