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潍坊市坊子区南部的坊茨小镇,因煤而兴、因铁路而盛,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矿业小镇。这里,留存着德日建筑群、胶济铁路工业遗址和炭矿遗迹,孕育着山东近现代工业蹒跚起步的摇篮,见证了工业发展的繁荣。抗战时期,坊子区成为日军在山东的重要军事和工业据点,小镇内的部分建筑留下了战争年代的特殊印记。这里,更浸润着胶济铁路的红色基因,蕴藏着唤醒家国情怀、砥砺奋进意志的深沉力量,是潍坊人民奋斗的精神丰碑。
怀着对这段烽火岁月的敬畏之意,为追寻红色印记、感悟红色精神,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党支部“胶济红途·青春之光”实践团,于8月4日踏上了潍坊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土地,开启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工业记忆之旅。
实践团首站来到坊子站。这座胶济铁路沿线的百年老站,曾是抗战时期日军运输物资的重要节点,也见证了沿线军民的英勇抗争事迹。透过一件件实物展品与一张张历史照片,从锈迹斑斑的老铁轨、沧桑的转辙器到老旧的信号机,都是那段烽火连天峥嵘岁月的无声见证。队员们了解到抗战时期铁路工人暗中破坏日军运输、协助八路军传递情报的动人故事,体悟到平凡者身躯里爆发的、足以撼动山河的担当。

走进红色记忆纪念馆,泛黄的史料瞬间鲜活,将队员们拽入救亡图存的烽烟。每一页纸张浸透着滚烫的信念,每一幅图片凝固着视死如归的决绝。深入有着“活着的煤矿遗产”之称的坊子炭矿博物馆,队员们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矿井空间中,在竖坑之下、矿井之中,这里记录着一件件坊子煤矿的重要历史事件。此外,实践团还参观学习了坊子博物馆、一战华工纪念馆等场馆,从工业遗产中探寻胶济线在抗战中的战略意义。

探寻胶济烽火,只为擦亮永不褪色的记忆;触摸历史遗迹,只为汲取永不枯竭的力量。站在坊茨小镇这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热土上,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召唤在心中交织,那份源自红色基因深处的力量,如坊子站的铁轨般坚实,如炭矿深处的火种般炽热,终将化作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熠熠生辉的不竭动力。

文|杨婵灿 桓荣雨 王婷
图|李金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