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与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院人才培养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3级本科生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研学实践,引导学生在追寻红色足迹中坚定理想信念,于实地考察中夯实理论基础,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青山巍巍,红旗猎猎。8月20日,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理23班的同学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上了井冈山的土地,开启了本次研学之旅。

开班仪式——仪式凝聚力量,旗帜指引方向
开营仪式上,同学们齐声高唱国歌,正式拉开了开班式的序幕。
开营仪式由江林泽老师主持,基地管理中心教研处处长滕永琛向全体学员致欢迎辞,强调要在实地研学中将山大校训与革命精神紧密相连,用井冈山的泥土夯实青春的根基。
随后,张路园院长将研学班旗帜授予学员代表。班主任简玉群老师宣读学员纪律,引导全体同学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筑牢安全防线。
最后,张路园院长发表讲话,强调同学们要在研学过程中深入学习思考,明确研学任务,注重研学实效,将井冈山精神记于心,作于行。


主题教育——专题讲座溯历史,深邃精神润心田
开班仪式结束后,肖小军老师为同学们开展“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主题教育讲座。肖老师以宏阔的历史视野与严谨的学术理路,系统梳理了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低潮时期毅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历史进程,深刻诠释了“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结合实际论述了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彰显的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引发学员们的广泛共鸣与深入思考。

思想学习——青年工作展担当,不负使命筑未来
下午,王强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解读”为主题,系统梳理了“七个明确”的核心要义,重点解读了青年工作职责使命的”三个根本性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根本任务,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是政治责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工作主线。勉励同学们牢记“有理想、肯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成长要求,在复杂环境中经受考验,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情景实践——沉浸课堂忆往昔,青春演绎续初心
第一天的研学因一场沉浸式的“三湾改编”情景教学课而格外深刻。罗曦老师以互动问答串联历史脉络,在娓娓道来的讲述中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课堂氛围既严肃又热烈,也无形中拉近了同学们的距离。
随后进行的的民主选举环节,三个班分别选出班长、宣传员、炊事员、安全员、卫生员等岗位,以实际行动重现了“官兵平等”这一人民军队宝贵的精神内核。在情景演绎与团队展示环节中,逐风队、土道游击班、信仰107队依次亮相,班旗迎风展列,班歌响彻现场,青春朝气与历史感悟在这一刻交相辉映,实现了从“听历史”到“懂历史”,从“学理论”到“践精神”的升华。





学员感悟——理论课程悟精神,同担使命继荣光
马理23班 王子姝
今天下午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整场讲座如晨曦破雾,让我第一次把个人成长与民族复兴的坐标系对接。青年之“青”,是草木初生的韧劲,更是家国初心的成色。青年兴则国家兴,今后我也会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马理23班 栗子雯
在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我们通过情景教学对三湾改编的历史进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同志果断决策,对部队进行改编。“支部建在连上”这一伟大创举从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传承红色基因,牢记使命,在学习生活中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来源|马理2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