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 学院“党承薪火 文铸乡魂”调研团 赴青岛徐村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29 作者:点击次数: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注入发展新动能,近日,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承薪火 文铸乡魂”调研团走进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街道徐村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团通过深度访谈、实地考察、交流走访等方式全面考察徐村建设成果,探索基层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的可推广模式。

调研伊始,团队与徐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展开座谈。会上,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徐村近年来在产业培育、文化传承、民生服务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尤其提及今年两大重点工作:一是依托青岛市最大无公害蜜桃生产基地优势,大力支持桃花节与采摘节活动。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宣传、线上预售,不仅大幅拓展了“徐村蜜桃”的销路,增加村民收入,更将原本废弃的桃木、桃核加工成桃木梳等文创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二是持续扶持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旭春茂腔艺术团提供财政支持。地道的茂腔表演极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村庄的文化认同感与凝聚力。

工作人员带领队员们开启实地走访。首站来到村内特色文化地标——红色文化小院,这里依托老书记韩加栾故居建成,通过“家园篇”“开拓篇”“筑梦篇”三大板块,系统展示徐村百年红色文脉与奋斗历程,现已成为青岛首个乡村振兴教研基地和新区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这里,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党建引领下村庄精神的凝聚与传承。

随后,实践队走访了村中新建的咖啡馆和美术馆。乡村咖啡馆融合现代设计与乡土元素,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休闲交流的新空间,也吸引了游客,为村庄注入新活力。徐村美术馆则集中展示村民创作的书画、摄影及手工艺品,定期举办展览与公益培训,成为培育乡土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在助老大食堂,队员们看到80岁以上老人正在享用免费午餐,这一始于2018年的惠民工程已升级为涵盖助餐、助医、助洁等“六助”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切实解决了农村养老难题,让“老有所养”落到实处。

此次调研,团队全方位感受到徐村在党建引领下,产业、文化、民生协同发展的活力,走出了一条宜居宜业、内外兼修的乡村振兴新路。下一步,调研团将系统梳理徐村经验,形成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建议,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