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会师地与西征主战场,宁夏不仅承载着底蕴深厚的红色资源,更孕育着新时代伟大变革的众多实践案例。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深化宁夏高校与山东大学“鲁宁红韵行”跨区域实践研学圈共建,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以“青春印记、感悟宁夏”行走的思政课为主题,举办第三届全区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夏令营,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学生代表受邀参加活动。

本次夏令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专题授课、现场教学、情景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一、重温峥嵘岁月,体悟伟大长征精神
铭记胜利史诗,赓续红色血脉。在固原市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碑前,同学们怀着崇敬之心敬献花篮、缅怀先烈。在纪念园讲习厅内,同学们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微党课学习铭记革命历史,重温光荣历程,汲取奋进力量。共叙民族团结,传承鱼水深情。走进红军长征所途径的西吉县单家集村教学点,百余件实物展陈承载着军民同心的动人故事与携手攻坚的革命历程。同学回望“单家集夜话”的红色记忆,感受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重走红军小道,弘扬精神丰碑。前往固原市隆德县,同学们沿着“红军小道”攀登海拔2700余米的六盘山,用坚实脚步丈量红军长征的艰辛路程。随后,同学们前往山顶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在场景复原、情景重现中触摸历史脉搏,聆听长征故事,坚定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信念与决心。





二、砥砺实干力量,探寻工业文明印记
感悟实干伟力,厚植家国情怀。在银川市宁东基地,同学们依托实物展陈、影像资料与互动体验,沉浸式追溯基地从荒滩蜕变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奋斗历程,直观感受建设者们攻坚克难、实干兴邦的拼搏精神。触摸工业记忆,传承奋斗精神。走进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同学们漫步于工矿遗址间,体悟先辈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与生态环保的重要意义;在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同学们参观蒸汽机车、选矿设备等工业遗迹,通过展厅图文史料、实物陈列与多媒体互动,重温西北煤炭工业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变革的壮阔历程。





三、守护绿水青山,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践行生态文明,领略治理成效。在石嘴山市,同学们先后来到贺兰山与星海湖。在贺兰山,大家感叹生态修复为这片土地带来的鲜活生机;在星海湖,曾经“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的“垃圾倾倒场”,如今形成远山、近水、苇荡、鸟群、绿岛的独特景致,让同学们直观感受石嘴山市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显著成效。探寻治沙密码,汲取精神养分。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研究试验站,同学们走进实验田与展馆,近距离观察“麦草方格”造就的绿洲生态屏障,深刻认识到试验站作为荒漠生态治理“科研高地”与“精神地标”的双层价值。推动生态移民,见证振兴成果。走进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同学们通过一幅幅老照片、一段段文字介绍,清晰地了解到移民搬迁前后的巨大变化。与村民刘克瑞交流过程中,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力量。





回望过往奋斗程,眺望伟大复兴梦。此次“行走的思政课”不仅是一次脚步上的丈量,更是一次精神上的长征。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推进“学、讲、研、践”一体化育人,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探寻祖国大地,砥砺实干初心,让青年学子在红色沃土中坚定信仰力量,在历史回响中把握时代使命,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活动感悟
2024级硕士研究生任昱莹:
很荣幸能参加此次夏令营,从“行走的思政课”中汲取精神力量。科创宁东展厅里,宁东基地从荒滩到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蜕变,深刻诠释了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的伟大号召;乘坐7524次绿皮“时光慢车”,百人的嘹亮红歌沿着贺兰山脉蜿蜒洒下,与老一辈建设者的奋斗心声隔空共鸣;深入石嘴山,泛舟星海湖,生态治理成果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愈发深刻;探访中科院沙坡头研究试验站,深入腾格里沙漠腹地,见证“麦草方格”创造的治沙奇迹;在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园献花致敬,感受单家集夜话传递民族团结的温暖,登六盘山重走红军小道忆长征峥嵘,感受弘德村生态移民的脱贫巨变......
五天四夜的学习之旅,让我深刻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正是在这样的实践中愈发璀璨夺目。我会努力把本次学习化为行动力量,以真理之火点燃青春理想,以实践之笔书写担当答卷,真正成长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先锋力量!
2024级硕士研究生杜新宇:
此次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夏令营,是一场穿梭于历史与现实间的“行走的思政课”。一路走来,从场馆教学到实地调研,思政课不再只是教室里的课堂,而是宁夏大地上生态治理的坚守、产业转型的探索、民族团结的传承和长征精神的延续。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这是此次夏令营活动的口号,更是我们作为马院学子的精神旗帜与奋斗誓言。宁夏大地上,工业转型的突破、乡村振兴的蝶变、民族团结的交融,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注脚。夏令营虽已结束,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永不止步。未来,我们既要做理论的“宣讲员”,更要做实践的“践行者”,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我们的青春力量!
2024级本科生闫钎册:
跨越山海,共赴青春。能够来到宁夏参加此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夏令营,我感到十分荣幸。新时代青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此次宁夏之行,我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实践锤炼理论思想。
宁夏地区的发展总是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从“一五”计划的白手起家,到六七十年代的“好人好马上三线”,再到当代“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的伟大号召,这块历经沉浮、流淌着红色血脉的土地在新时代的今天焕发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青年也是在脚踏实地的社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此次宁夏之行,青年们亲自到实地场景中走一走、看一看、悟一悟。我也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身,为新时代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