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5级本科新生校史馆、博物馆参观活动。学院2025级本科生参加。
山东大学校史馆是本次参观活动第一站。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依次探访了“图强而生,立为国育贤之初心”“汇揽英才,开文理合办之先河”“鼎新革故,扬优势学科之美誉”等六个单元的校史展区和“今日山大”展,全面深入地回顾了山东大学跨越120余载的辉煌历程,领略了其鲜明的办学特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走出校史馆,同学们随即前往山东大学博物馆。以时代为脉络,同学们依次参观各个展区。从“文明之光”启程,探寻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遗址的文明薪火;步入“东方重镇”,一件件精美文物令大家叹为观止;深入“邿国寻踪”,随考古指引揭开仙人台邿国之谜;最后立于青铜编钟前,在“春华秋实”中聆听千年回响,感受山大人坚守传承的学术精神。


本次参观活动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旨在深化校史认知,涵育爱国情怀,传承山大精神。通过实地参观,同学们深刻体悟了百廿山大的厚重历史,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新生入学教育策划实施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力求提升新生入学教育的品质与实效,为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筑牢根基。

【新生感悟】
作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本科新生,我有幸参观了校史馆和博物馆。这次参观不仅是对校园文化的初探,更是对思想精神的启迪。
步入校史馆,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从1901年山东大学堂的创办,到如今的蓬勃发展,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每一件实物都记录着山大人砥砺前行的足迹。作为马院新生,我更加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不仅要学习理论,更要传承红色基因,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
随后参观的博物馆则展现了山大多元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物藏品、严谨的学术布展,让我体会到山大不仅是求知之地,更是与文明对话的殿堂。我更加坚定了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理解历史、观察世界的决心。
这次参观让我对“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有了更真切的体会。未来,我愿以山大精神为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舵,在思想的海洋中脚踏实地、扬帆远航,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于畅
山东大学校史馆,记录的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历程,更是一代代人的家国情怀的缩影。泛黄的照片掩盖不住的是他们熠熠生辉的名字,流逝的时间带不走的是后人对他们的敬仰。闻一多、老舍、臧克家、潘承洞、彭实戈……文史与理工的星辰相交辉映。而最令我动容的是入口处的“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从山东大学堂的兴学救国到抗战时期的烽火西天、从院系调整后的薪火相传,到三校合并后的焕新起航,这样一所大学始终将自身的发展置于民族复兴的宏大叙事中,传承着“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基因。
离去时心中已装下一片星辰大海——那是历史的星光照亮的前行之路,是“凡我在处,便是山大”的责任,是回顾过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的豪情。
——钟小雅
带着参加团建活动的期待,我在参观校史馆与博物馆的过程中触摸山大的纹路,感受山大的脉动。
校史馆内悬挂的油画上写着山大“为国育贤”的初心,昭示着诸生“为国家图富强”的使命,在SDU的红白字样前,我驻足拍照,那一瞬,山大的一丝一缕仿佛在无形中与我相连。博物馆中,精致的白陶杯,可爱的石猪,薄巧的蛋壳陶……穿过一件件展品,我们走过厚重沧桑的历史,切身感受着山大深厚的文化内涵。
正从小树林出发的小青马们,请带着敬畏与勇气向前走吧,走近山大,书写山大!
——李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