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逐梦正当时,思想领航谱新篇。10月11日,第九期成仿吾英才班团支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本科生团支部联合开展“读书砺心志·成长拓新程”经典阅读主题团日活动。校团委负责教师、班主任、青年教师代表、辅导员、优秀学生代表与两班团员齐聚一堂,以书为媒话成长,以志为帆谈担当,将青年思考与时代感悟深度融合,在书香浸润中筑牢精神根基,在互动研讨中激发奋进活力。

以书为梯,笃行不怠。活动伊始,校团委副书记郑柔澄以 “读书与青年成长” 为切入点作开场发言。她指出,快节奏当下,青年学子更需沉下心与经典对话,在文字中汲取智慧、锚定人生坐标。

以思为炬,照亮成长。仿吾班六个学习小组深耕马克思主义经典:张家瑞结合《共产党宣言》为数字经济时代劳动权益保障献策;刘芯彤梳理《共产党宣言》出版背景与成仿吾校译成果,剖析资产阶级历史作用;金雨菲借《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阐释“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王劲松解读《史学要论》,倡导树立唯物史观;陆绎璇从《<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分析“两个决不会”;郝浩然针对《资本论》“原始积累”章节,剖析了当代“新原始积累”现象。

马克思主义学院六个学习小组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著作:闫钎册分享《七年知青岁月》,展现青年总书记在梁家河磨砺意志、扎根人民的情怀;石瀚喆以《习近平在正定》阐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精神;郑文博借《习近平在厦门》激励青年脚踏实地;于佳扬从“情、识、担、严”解读《习近平在宁德》;刘晓澄探讨了《习近平在福州》对青年成长的启迪;李和分享《终身成长》,倡导培养成长型思维。

以行践知,勇担使命。在“榜样领学”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本科生裴承子以“以书砺心,以行致远”为主题,谈到读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想的淬炼与精神的成长。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凯钧分享了他的创新创业故事和支教经历。他创新性地将剧本杀形式与红色文化教育相结合,在支教过程中,同样注重创新教育方式,带领孩子们“从大山到山大”开阔视野。

以学促干,未来可期。“读书不是‘无用功’,就像用篮子打水——水虽没留住,篮子却变干净了。”成仿吾英才班班主任尤文梦以生动比喻阐释读书的长期价值,鼓励团员克服“功利化”阅读,做到“读思用贯通”。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班主任姚景谦结合自身经历,强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需“耐住性子、反复研读”。青年教师代表杨鹏呼吁青年既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社会无字之书”,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


未来,团员们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以真理为舵,在研读经典中涵养品格;以理想为帆,在对标榜样中校准航向,刻苦锤炼本领,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文/邬仕敏 图/郭语桐)
审核:尤文梦 姚景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