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山大校史熔铸着许多英雄的名字,流淌着红色基因,蕴涵着丰富红色资源。3月28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继“校史馆里的思政课”“与校史讲解员座谈交流”后再一次开展“山大校史融入纲要课教学”集体备课会,组织教师开展校史馆参观活动。通过沉浸式校史教育,引导教师重温峥嵘岁月,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并掌握将山大校史有机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实践本领。

沿着山东大学一百二十余载波澜壮阔的渊渊文脉,讲解员带领教研室教师依序参观各个展厅,详细介绍了山东大学在各个历史阶段治学办校的发展历程。自建校以来,山东大学曾几度更名、停办、重建、合校、搬迁,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上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历经沧桑但弦歌不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与时代同步的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一张张黑白的老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无声地诉说着一代代山大人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仍坚守“为国育贤”初心使命的担当之姿。在参观过程中,教师们时不时驻足在展柜前、在泛黄的书籍文献前,或小声讨论,或虚心询问,或沉思良久,育人使命在心中不断铸牢。

通过本次校史馆参观活动,纲要教研室全体教师更加深刻体会到山东大学“为国育贤”的办学初心和“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参与本次参观的教师一致表示,今后将在山东大学一百二十余载的壮阔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在课程教学中积极主动将校史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教材对应章节中,讲活校史党史,勇担铸魂育人使命,奋力谱写强校兴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