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共同上一堂诚信主题思政大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4月中旬,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开展诚信主题集中授课。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教师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诚信之本”“诚信之脉”“失信之痛”和“诚信之道”四个主题,采取理论讲授、小组讨论、情景演绎、主题辩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明确诚信的内涵、探讨诚信缺失根源、理解诚信的现实意义。
在理论教学中,韩萌老师通过“全国诚信之星”等案例阐释诚信对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深远意义;翟金秀老师借助“尾生抱柱”等典故引导学生辩证看待诚信,避免形式主义误区;李卫东老师对诚信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作用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讲解;姜梅英老师剖析了人工智能应用引发的学术诚信问题,帮助大学生自觉养成诚信学习、诚信科研的习惯;王晓霞老师深入分析社会造假乱象及其原因,引导学生抵制造假,以诚信为准则塑造自身与社会未来。
同时,为增强课堂吸引力与参与感,老师们采用角色扮演、主题辩论、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郁有凯老师组织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监管听证会”情景模拟,学生通过扮演企业、监管方、消费者等角色,直观感受食品安全与诚信建设的关系及诚信在食品安全与民生保障中的作用;柳长浩老师开展“诚信建设主要依靠自律还是他律”辩论赛,深化学生对诚信本质的辩证认知;尹翼婷老师、董祥宾老师采用主题讨论与课堂展示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梳理诚信相关要求、案例,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与自我表达中实现知识的吸收。


此次集中授课是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顺应大学阶段教学特点、顺应高校学生诉求和认知规律的重要实践,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的理念,弘扬诚实守信传统美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