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社科再获佳绩 助推学院科研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0-10-20 作者:点击次数:

近日,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后期资助项目、高校思政课专项项目、教育学专项项目等立项名单公布,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得9项立项,其中济南校区获立包含2项年度项目、1项思政课专项项目、1项全国教育规划课题、3项后期资助项目在内的7项课题,申报立项率达33.3%。其中,徐钧副教授的《基于责任共担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优化研究》获批年度一般项目,李磊博士的《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发挥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获批年度青年项目,张士海教授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研究》、杨国山博士的《抗战时期陕西省国统区粮食问题研究(1937—1945)》获批后期资助项目,刘佳博士的《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创新研究》获批高校思政课专项研究项目,翟金秀副教授的《传统儒家关怀与现代人文关怀契合下的国民伦理教化与教育研究》获批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2019年以来,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紧密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与“强院兴校”计划,以学院“双重点”建设为核心,以项目申报与成果转化为抓手,全面推进科研工作跨越式发展,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重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发展、为实现学院与学校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一、优化申报制度,提升申报质量

近年来,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学院致力于省部级以上课题申报制度化建设的优化完善,形成了学术团队内部论证、学院学术委员会选题把关、校内外专家通讯论证和现场指导论证的常态化、制度化程序,课题申报数量与质量均有显著提升,并取得实质性效果。2018年以来,学院共获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与后期资助项目近20项,立项数在山东大学各文科学院和单位中实现位次前移,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力。

二、加强过程管理,促进成果产出

学院先后出台《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端科研成果奖励暂行规定》《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提升计划实施办法》等,通过绩效奖励等措施加强对已立项项目的过程管理,激励项目负责人依托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成果,形成项目立项与成果产出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提升学院的成果产出能力与学术影响力。尤其是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山东大学建校120周年,充分发挥山东大学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党的建设学科的引领示范作用,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研究的“山大特色”,学院依托党的建设学科的优势,系统组织谋划了“迎接建党百年学术研究‘五个一’工程”,即:一项重大委托课题、一套党建研究丛书、一组学术研究年鉴、一批学术研究论文、一场高端国际学术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三、完善平台搭建,厚植学术土壤

学院通过申办高端论坛与会议,打造“仿吾讲堂”“名刊名编面对面”“青年学术论坛”等系列学术品牌,加强山东省政党理论研究基地、山东省政党研究基地、世界政党研究中心等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为全院教师搭建全方位学术平台,有力促进了学术成果的转化。

今后,学院将继续优化完善课题申报组织工作,实现各级别项目特别是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全面开花结果,并继续坚持加强过程管理、完善平台搭建,促进高水平成果的产出,为切实提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整体水平与影响力夯实科研基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山东大学“双一流”建设与“强院兴校”计划目标的实现、为马院“双重点”建设守正创新、砥砺前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