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敬成,男,中共党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本科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山东省政府奖学金、唐仲英德育奖学金、“马研杯”全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研习大赛三等奖、“挑战杯”红色专项山东省特等奖、“建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挑战杯”山东省二等奖、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山东大学十佳志愿者、山东大学学业奖学金、山东大学优秀共青团员、校运会110米栏季军等多项荣誉,随队获山东省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男篮亚军等荣誉。现已推免至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习不仅需要扎实的学术功底,更离不开对现实问题的关切。王敬成曾深入山东省莒县开展红色文化发展路径调研,带领团队撰写万字报告并被基层政府采纳;作为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负责人之一,组织赴商河县开展“梦之翼”支教夏令营,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连续两年参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宣讲实践,走进社区、校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宣讲;还曾在中共滨城区委党校担任志愿者,协助机关工作。面对“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这一问题,王敬成表示:“理论学习是社会实践的基础,社会实践是理论学习的延伸。”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理论与实践的贯通是全面成长的关键,聚焦专业学习、开阔视野眼界,则是平衡两者的桥梁。在日常学习中,他注重将专业理论与实际结合,基于实地调研访谈,探究中国式韧性社区治理“一核多元”式韧性治理模式的运行机制与构建路径,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他主动寻找专业理论与现实社会的结合点,通过实证调研,探究莒县红色资源利用路径,提炼红色资源促进乡村地区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以调研报告等形式推动理论落地。

淬炼成长:学生工作中的多维突破
在大学四年期间,王敬成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全心全意为同学和老师办实事。他在学生工作中具有多重身份:经纬班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计划的学员、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副社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在担任主席团成员期间,他带领团队努力拼搏,学院学生会荣获“山东大学十佳学生会”称号;个人获得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此外,他长期在学院从事助管工作,凭借优异的表现获评山东大学勤工助学优秀个人。
王敬成表示,学生工作经历是他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正是因为在校院学生会、团委、社团等多部门承担服务工作,他得以熟悉文秘、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科创赛事等领域的实务操作。“参与学生工作,是向优秀朋辈学习的宝贵机会。”他提到,在协调不同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还通过跨学科交流拓宽了思维边界。此外,他始终坚持将专业学习融入工作实际,在策划活动时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既提升了工作成效,又强化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青春箴言:大学四年的沉淀与追寻
谈及大学规划,王敬成坦言自己“入学时并无详细计划”,但如今立足回首,他分享了三点感悟:一是态度为先,“既然选择了去做,就努力做好”,他认为,一个积极认真的态度既是出于自己选择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成长发展的负责;二是广泛探索,大学生活是多彩的,积极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在丰富自己的同时,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三是学会平衡,“与高中相比,大学的我们拥有更多自由的时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用好自己的时间尤为关键”,面对学业、实践与生活的冲突,要学会取舍,合理分配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青春的价值,在于将“小我”融入时代的“大我”。正如王敬成所寄语的那般,希望小青马们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深耕,“在大学四年中找到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