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经纬间,有人以热忱为经,以坚持为纬,编织出奋斗者的璀璨华章,用行动诠释青春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特别策划“青马领航·榜样力量”系列专访第五期,让我们一同聚焦这位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学以致用的“突破者”——2021级本科生苏惟妙。
个人简介

苏惟妙,女,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21级本科生,曾辅修国际组织与跨文化交流微专业、融合传播微专业。曾在20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中心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山东大学第二届模拟APEC大会、第十四届西安交通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均有出色表现。在碳中和国际化人才实训项目中获得欧盟专家联名推荐信,在第四届联合国机构宣讲咨询活动、山东国际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等志愿服务和工作中成果显著。目前,已获得香港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录取资格。
逐梦求学:抉择、规划、准备
苏惟妙自入学便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她渴望接触多元思想、提升国际胜任力,对国际关系的热爱更坚定其信念。实习实践成为她明晰目标的契机,也让她深知专业能力与国际理解力对参与全球事务的重要性。根据个人兴趣,结合专业学习和实习经历,她申请了英港新多所名校,最终选择香港大学商学院进行深造。申请时,她采取商科与社科混申策略,斩获多所名校 offer。苏惟妙总结:学业表现是关键,软背景如雅思/托福、实习、科研等则次之,其他相对靠后。为此,她远离“排名焦虑”,专注提升绩点,考取语言成绩,丰富实习与学术经历,辅修微专业也为申请助力。对于出境读研,她建议依个人情况而定,适合兴趣广泛、有强烈求知和探索欲、想转换专业赛道的同学。她还给出实用建议:多和同院校、同专业的学长学姐交流经验,更好地进行定位与发力;提前考虑自己的就业方向,以目标为导向,在留学和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做出更合适的决策。
榜样领航:分享、助力、共进
在明确职业方向、完成升学申请的同时,苏惟妙也在不断将个人经验转化为集体成长的力量。她曾在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担任学生助理,协助组织面向全校的全球胜任力培养相关实训活动;在国际组织实习期间主动承担朋辈交流任务,分享自己的申请经验与实习收获,激励更多有志于国际治理的同学参与国际实践。担任山东大学学生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发展协会副主席期间,她多次深度参与学生赴国际组织参访交流活动,负责设计项目流程、联系外部机构、推动宣发转化。她相信,个人走出去的意义不只是实现自我理想,更是为集体提供一条可行路径,让更多学生看到世界、走向世界。

实习砺能:破障、深耕、笃行
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多项实习任务中,苏惟妙以积极姿态直面挑战、深耕业务、践行使命。面对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外宾问询等难题,她通过全方位调研、动态调整方案等策略突破困境。实习期间,她深度参与公文撰写、活动组织及专业报告编制等工作,在文字打磨中沉淀方法论,在活动策划里提升协作能力,在行业报告研究中深化专业认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谈及对国际组织工作的理解,苏惟妙强调:“尽管不同机构各有特点,但都需要从业者具备强大的适应沟通能力。以包容之心投入工作,才能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她用行动诠释着国际事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也为他人树立了躬身实干的榜样。

志在寰球:坚守、积淀、开拓
苏惟妙始终以“国际型人才”为发展内核,秉持“服务国际社会、理解全球机制”的志向,在学业路径、实习选择与职业规划中保持高度的战略连贯性。她坦言:“比起规划,更重要的或许是行动和机缘。当我们大胆探索的时候,才会有一个个契机‘掉落’,我们抓住其中一些,积累相应的兴趣、技能和经验,久而久之就有了一条独特的成长轨迹。”她在五段横跨新媒体、券商、传统媒体、国际组织与互联网领域的实习中,构建起复合型能力矩阵,积累了宝贵经验。即便面临诸多挑战,她始终将国际组织理想付诸行动,通过投身项目、组织活动、分享经验,在校园中播撒“全球治理人才”的种子。苏惟妙认为,面对百年变局,中国青年既要以开放姿态“走出去”,更要凭借专业能力“走进去”,以专业之力参与全球治理,以文化之魂讲好中国故事。
“人生,就是不断理解自己的过程,我们是自己的出发地,也是自己的目的地,不管选择什么方式,都是在走向自我。”苏惟妙最后用《悉达多》中的话激励同学们探寻自我。她希望小青马们在成长路上敢于突破舒适圈,既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也不忘向内审视初心,在行动与探索中,走出独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