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新时代“枫桥经验

发布时间:2024-12-30 作者:点击次数:

新时代“枫桥经验”

一、案例简介

在1963年的社会主义教育大潮中,浙江诸暨枫桥的干部群众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创造出了“在党的领导下,发动和依靠群众,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这一经验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更在随后的岁月中,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和创新,发展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成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

同年11月,毛泽东主席在听取公安部负责人关于枫桥经验的汇报后,给予了高度评价。他高兴地说:“这就叫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并亲笔批示,要好好总结这个经验,并考虑将其发到县一级党委及县公安局,作为教育干部的材料。他特别提到了诸暨的好例子,鼓励各地仿效,经过试点后推广去做。从此,“枫桥经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成为各地学习借鉴的榜样。

然而,“枫桥经验”的传承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一些地方出现了对“枫桥经验”的忽视甚至遗忘。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凸显了“枫桥经验”的价值和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石始终是人民群众,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动和依靠群众,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高度关注“枫桥经验”的传承与发展。他明确提出,要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这一重要指示,为“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从新时代治国理政全局和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多次就坚持和发展好“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它不再仅仅局限于乡村治理领域,而是逐渐拓展到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各个领域。各地纷纷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枫桥经验”新模式。这些新模式不仅继承了“枫桥经验”的核心精神,还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2019年以来,“枫桥经验”更是被写入了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和决定中。它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为人民谋幸福: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70年》白皮书,特别是首次以中共中央全会审议通过的形式写入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这些重要的文件和决定,不仅肯定了“枫桥经验”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更将其提升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他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并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了“枫桥经验”的重要性。该决定指出,要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一决定,为“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政策保障。

从乡村实践到国家蓝图中的重要元素,“枫桥经验”在新时代更见其价值。它不仅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宝贵财富,更是展示“中国之治”的一张金名片。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不断推动其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发动和依靠群众,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同时,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枫桥经验”这一长盛不衰的“传家宝”,在新时代必将绽放新的光彩、作出新的贡献。我们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将其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通过不断实践和创新,推动“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视频案例

https://mp.weixin.qq.com/s/gXTLNuZAR7AGHyHLzk70Cg

民生无小事,百姓大如天。上世纪60年代由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的“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成为全国基层综合治理的一面旗帜。新时代有哪些“枫桥新故事”?人民日报记者蹲点调研干部群众新探索、新实践、新成效——从北京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一串号码牵系民生万事;到新疆喀拉玛盖法庭3万平方公里的辖区里,冬不拉悠扬的乐声消弭心与心的隔阂;从福建霞浦依托海上社区智慧平台开展“海上评理”,到河南新乡“老娘舅”的“5+5”矛盾调解工作法,再到枫桥派出所的“板凳警务”走得进“家门”、敲得开“心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基层。

二、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六章第三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教学。

(一)明确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与价值

在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即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同时,要强调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它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例如,可以选取一些在社区治理、矛盾调解、警务工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案例。通过分析这些案例的背景、措施、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和实质。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调研、志愿服务等方式,深入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和问题,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时代“枫桥经验”强调创新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方法。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和方法,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

(五)加强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

新时代“枫桥经验”强调法治思维和德治教化作用,因此在教学中也要加强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可以通过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典型案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职业操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治理人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和道德基础。

(教学案例提供人:尤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