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看到中国共产党的自信、开放与包容当今世界,政党是推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主体,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的重要内容,政党对话是政党间交流合作的表现形式。11月30日至12月3日召开的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为主题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不仅是十九大之后中国举办的首场主场多边外交活动,也是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一大创举。此次盛会不仅充分表现了当代中国的国际影响...
12月6日上午,我院举行座谈会,欢迎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杜君教授一行来我院交流访问。座谈会由我院副院长孙世明主持,我院教师陈家付、黄广友、杨国山参加了座谈。孙世明代表我院对来访客人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围绕学科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向来客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孙世明指出,我院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通过集体听课的方式推动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
12月5日下午,后勤保障部部长殷录民、总工程师王明山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韶兴、办公室主任齐子萍及学院管理人员参加了座谈会。殷录民部长首先介绍了此次调研的目的就是“走进学院、服务师生”,面对面,近距离探讨如何更好地为学院服务好。王韶兴院长首先对后勤保障部深入学院的工作作风和反映迅速的工作态度表示了肯定,并从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学院建设等方面对后勤保障部多年来对我...
十九大站在新时代的高度,郑重提出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历史性任务。由此,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也成为一个顺理成章的新课题。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时代的晴雨表,是时代最敏感的神经。当青春遇上新时代,青春被赋予了新时代的责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是新时代的呼唤,更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深刻把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12月4日下午,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等一行来我院进行交流学习。我院院长王韶兴、院党委书记刘明芝、思想道德修养教研室主任徐国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刘雅静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主任赵秀丽及院长助理郑敬斌参与了座谈交流。首先,王韶兴院长对来访客人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围绕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五个方面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我院的发展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为全面推进思政课战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深入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扎实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支援工作,教育部日前在新疆召开思政课战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支援工作推进会。《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30日12版摘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会交流发言。聚焦马院第一任务 提高思政课质量山东大学马克思...
11月29日,“教育部思政课战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支援工作推进会”在乌鲁木齐市新疆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刘贵芹主持。教育部党组成员、刘大为出席会议并讲话。我院党委书记刘明芝教授参加会议,并作了题为“发挥学科优势,担承社会责任,为推进昌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而努力”的大会发言。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
11月24日上午,郭新立书记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指导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韶兴、党委书记刘明芝、副院长孙世明、副书记兼副院长周金龙、办公室主任齐子萍、院长助理郑敬斌,各教研室主要负责人、课程组组长赵秀丽、马佰莲、高奇、蔡卫忠、张路园、夏巍等参加调研座谈。王韶兴首先对郭新立书记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指导党的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王韶兴....
观点提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前所未有的政治大气和自信底气,回答了一系列时代之问,不仅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而且引领中国走向了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这表明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应时而生、因时而变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
王韶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进入发展新时代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性判断。认清社会主要矛盾,揭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目的在于通过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来把握发展新要求、确定实践新任务、推动社会新进步。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决定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领导过程进入全新时代,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发展走入新的历史方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