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各党支部和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就如何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中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进行研讨。学院留守教师临时党支部、学生工作团队召开会议进行了集中学习,各支部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学习。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下一步要贯彻落实....
4月23日下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单位科研工作论坛以线上会议方式举办。活动分为主题报告和院长论坛两个阶段,各共建单位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以及二百余名思政课教师参加此次论坛。论坛第一阶段由学院副院长郑敬斌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林建华教授作专题报告。林建华以《立足新时代教书育人,做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为题,结合自身的成长和...
近日,《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2期刊发了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士海教授的学术论文《伟大建党精神:生成逻辑、内涵意蕴与弘扬路径》。文章从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出发,运用整体性视角下的四个辩证统一归纳总结了伟大建党精神的辩证理路,提出应从理论、制度、文化与实践四个层面出发,着力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与发展,为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提供了重要参考。文章认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出场有着客观...
为帮助研究生掌握思政课教学技能,提升求职能力,促进高质量就业,4月20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职’引未来”系列活动第四期——思政课教师岗位模拟试讲。学院党委书记马晓琳参加活动并讲话,近百名学生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本次模拟试讲。马晓琳表示,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在精准掌握学生就业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一生一策跟踪式服务,加强就业指导、挖掘各方面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学生顺利就业、高质量...
近日,长安街读书会公布第20220405期干部学习新书书单,我院王韶兴、郑敬斌和高奇三位教授主持编写的《自信的理由》一书入选,这是该书继入选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后,获得的又一项殊荣。书单推荐中写道:“新时代,是中国的时代,是自信的时代。真的自信,是刻在基因,源自灵魂的;真的自信,是直面问题,给出答案的;真的自信,是道路与理论互证,是制度与文化交融。今天,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门槛,唯有诉诸....
近日,山东省委宣传部公布了首批39个“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入选名单,依托山东大学世界政党研究中心组建的政党理论研究基地成功入选。政党理论研究基地建立于2007年,前身是2003年成立的山东大学政党研究所,目前的依托为山东大学世界政党研究中心。中心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发起组建,研究重点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及世界政党政治比较研究。秉承“培育学科,凝炼特色....
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教职工的思想引导,凝聚起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强大合力,马克思主义学院于4月15日下午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传达学习校院工作交流例会精神。党委书记马晓琳主持会议并讲话,院长张士海部署学院近期重点工作,全体教职工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马晓琳领学校院工作交流例会上郭新立书记提出的三点要求和樊丽明校长强调的八个方面的工作。她表示,面对...
学院召开系列学生座谈会
为贯彻落实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要求,守好守牢课堂教学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班子成员、支部书记、思政课教师一体联动“线上保教活动”,主动摸排、主动研判、主动提升,保障线上教学高质高效。一是主动摸排,保障线上教学设备不掉链子。学院在第一时间摸排统计教师软硬件设备需求,安排校外人员统一购置摄像头、网卡等设备,点对点上门安装,一对一技术指导,保障线上教学顺利开展。二是主动研判,保障线上教学内容....
2022年4月8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导师工作会议,就学院学生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学院全体本硕博导师、领导班子成员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院长张士海主持会议。张士海首先传达了学校学生管理的精神要求,介绍了有关情况,强调了学生培养、毕业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希望导师提高对本硕博学位论文重要性的认识,严格把关毕业学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对学生多提供帮助、多提供指导性建议。他表示,....